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园林·新刊导读 | 城市中的自然:作为聚合物的景观(全文可下载)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杂志 2022-12-08

城市中的自然:作为聚合物的景观

The Nature of the City—Landscape as Aggregate


撰文

(瑞士)冈瑟·沃格特

(Günther Vogt)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风景园林学教授,VOGT景观设计事务所创始人

(瑞士)托马斯·基斯林

(Thomas Kissling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助理,德国波茨坦应用科学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讲师


译者

边思敏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讲师


全文刊登于《中国园林》2021-04期P6-13


长按或扫描文末二维码可阅读下载全文


本文引用格式:(瑞士)冈瑟·沃格特,(瑞士)托马斯·基斯林.城市中的自然:作为聚合物的景观[J].边思敏,译.中国园林,2021,37(4):6-13.


摘要:景观是人类活动的结晶:它是由多种符码组成的文化建构之物,需要依赖人类的综合意识来感知。每一次设计干预都会影响景观的真实面貌,此外,还能为人类和动植物的栖息地创造新的环境。必须借助人们的知识积累,并通过识别、关联、权衡和重新组织,才能将景观场所的特征与面貌呈现出来。不仅如此,干预活动还必须无缝衔接到景观自身的千年发展历程之中,因此,景观设计本身也就成为了其自身发展变化的驱动力。我们的设计方法建立在一种鲜明态度的基础上:文章的第一部分运用6个主题做出相关的阐释,第二部分通过3个示范性项目描述该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风景园林;步行者视角;作为文化产物的景观;开放空间;共识;类型学;尺度;作为过程的设计;话语;模型;景观记忆;集体知识;探寻和调研


1

姿态——6个主题


1) 观看与阅读风景


基于知识背景的差异,观者在看到相同的风景时会注意到一些完全不同的内容。作为一种建构形态的景观是无法在复杂环境中被发现的,人们只能在自身的脑海中锚定景观;同时观看也是一项综合活动,依赖于人们自身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状况。因此,风景园林很大程度上可以被理解成社会的文化产物。


2) 城市开放空间的类型


与事物之间建立的亲近感和在城市中的切身体验,构成了衡量设计任务的重要基础。景观设计并不是简单地再建现状,而是站在城市文化的角度持续地织构空间。这种方法以开放的设计过程为前提,需要同时关注多种类型的开放空间(图1)。


△图1 希腊关于阿尔戈英雄的航海故事,虽然旅途中船身材料已经被完全替换,但“阿尔戈”号却依然是“阿尔戈”号,因为它的名字和结构这2个本质要素没有改变

(图片来源:Lorenzo Costa il Vecchio,帕多瓦市民博物馆)


3) 尺度: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对话


公共空间不应该被理解为一个个孤立内向的实体,而是城市结构的固有组成部分。为了充分理解这些互动关系,除了以更全面的视角观察城市并考量场地在逻辑、功能或是符号学意义上的核心性以外,关注步行者的视角和使用者的行为习惯也十分必要。


4) Le temps:时间和天气


法语“le temps”表达了景观的2个重要特质:时间和天气。“时间”是景观设计的决定性因素,这种意识上的增强或许也会偶尔让它成为设计的主要内容,即一种对过程的设计;“天气”则包括了雾、温度、降水等,这些真实世界中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景观体验。


5) 过程制图


真正有效的分析基于在景观中的真实体验,通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场地知识的持续性凝练而形成。这些千差万别的印象、征兆和信息被归入不同的层面,且在某些外部条件或是特殊需求的影响下不断地变形、归拢和颠覆,设计的最终形态就在这一缓慢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来。


6) 话语


把公共空间当作孤立的个体来设计如今已不再可行。在整体系统中,有必要从微观和宏观2个角度同时思考和行动。讨论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话语(discourse),且以之作为设计的基础。话语中的参与者同时也承担设计师的角色,最终的设计则需要努力探寻这些充斥着个人主义色彩的话语之中的潜力(图2)。


△图2 埃姆登号小巡洋舰的玻璃瓶工艺品与叠加几何结构组成的船身平面图,表明了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中的观点,即工匠无法像工程师一样摆脱原材料和工具限制

(图片来源:左图引自www.arbeitskreis-historischer-schiffbau.de/mitglieder/modelle/buddel/;右图引自参考文献Sutherland W. The Shipbuilders Assistant: or, Some Essays Towards Completing the Art of Marine Architecture[M]. London: Gale ECCO: 82.)


2

沉思


1) 德拉格新总部园区景观(Drägerwerk, Lübeck)

——地质学作为城市景观中的记忆


长期以来,许多地方的地质结构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基础。这些被广泛使用的岩石影响着城市中建筑的结构和外观、街道以及广场,是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尔格医疗股份公司(Dräger Medical AG)新总部的园区设计就和冰川遗迹及其迁移过程有关,设计中运用巨大的石块指代区域景观史的自主性客体,同时还将关注点放在体现自然细微变化的铺地和带有异域特性的种植之中。


2) 诺华制药园区景观(Novartis Campus)——

调研


我们有意识地区分出了2种野外考察类型:纯粹出于兴趣的、无目的的探寻(search)和基于实际项目进行的有计划的、有目标的调研(research)(图3)。


△图3 我们眼前的各类事物会在某一刻忽然融入一片风景之中,野外考察中拍摄到的“0”对于作者来说标志着景观的起始 

(图片来源:作者拍摄)


诺华制药的园区景观设计就始于几次巴塞尔周边区域的实地考察:密林区域的设计通过对巴塞尔周边4种不同密度森林的模型归类和叠加形成;嵌入土地的道路暗示着莱茵河谷的自然形态,并带来视野和身体经验上的双重变化。


3) 苏黎世动物园马苏阿拉热带雨林大厅

(Masoala Hall,Zurich Zoo)

——作为模型的景观



如果我们把城市看作一种连续的外部环境,那么其中的建成项目就是一些1:1的、表现整体中某个局部的模型。它们并不是整体中的碎片,而是独立和完整的,可以从中窥见更为广阔的整体,苏黎世动物园的马苏阿拉热带雨林大厅就是一例。


首先,“马苏阿拉”这个带有异国情调和陌生感的名字,为人们在脑海中造就了一种远景和近景交替的效果,可以让人立即联想到热带雨林中无穷无尽的树冠。其次,热带雨林大厅通过一个壳形的建筑结构将室内外空间完全阻隔,通过营造异域的气候环境让游客充分体验一个温润潮湿的新世界。此外,底层雨林由于缺乏光线形成了一种有别于马达加斯加的森林层次,2套森林系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非常醒目、多样的新系统(图4)。


△图4 作为隐喻的桥:“通向” 荒野,并进入马达加斯加广阔无尽的雨林之中的路径

 (图片来源:Jürg Waldmeier拍摄)



相关阅读

中国园林·刊首语 | 2021-04

中国园林·新刊速递 | 2021-04目录


-END-

《中国园林》新媒体部

编辑 排版 | 张茗科

校对 | 李旻

审核 | 金荷仙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微店选购

↓↓点分享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